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規劃指出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健全新時代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重要支撐,強調通過深化農業農村改革,進一步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中策資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政策部署,依托深厚的行業技術積淀,打造構建覆蓋農業生產全環節的數字化管理應用——“農業社會化服務監管平臺”,產品服務廣泛覆蓋陜北、關中、陜南三大農業區域,現已為近百家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提供智能高效的數字化農業服務解決方案,并取得顯著成效。
平臺背景:深化農業農村改革迫切需求
鄉村振興的核心在于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和農村社會治理的現代化。然而,傳統的農業服務模式存在信息不對稱、資源難集中、服務不全面、監管難度大等問題,制約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效率和效果。為此《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明確提出,要“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數字化手段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服務效能,推動農業服務向專業化、標準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農業社會化服務監管平臺正是響應這一政策背景的創新實踐,通過“一張圖”大數據管理,實現農業服務的透明化、規范化和高效化。
平臺功能:全鏈條覆蓋,精準化監管
農業社會化服務監管平臺以“數據整合+智能分析”為核心,覆蓋農業生產耕、種、防、收四大環節:
服務主體備案
平臺與政府業務部門數據庫連接,采取數字化手段對社會化服務主體進行在線管理,包括服務資質審核、服務能力評估、服務信用評級等,確保服務主體的規范性和專業性。
服務過程監管
平臺通過農機作業智能檢測設備,實時監控農業服務全過程,采集傳輸農業生產耕、種、防、收全量數據,從過程規范指導到成果達標驗收,確保服務質量和效率。
數據統計分析
平臺依據地方政策制度和行業標準構建大數據智能分析模型,為政府部門與服務主體提供決策支持,幫助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整體水平。
合同在線網簽
平臺依托大數據中臺,打造智能網簽服務應用,實現服務合同隨時調取與在線簽約,系統關聯服務主體與服務對象名錄庫,為各方提供在線/異地簽訂托管合同,確保精準托管。
服務成效:扎根陜西,助力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全面升級
自平臺上線以來,已在陜西省陜北、關中、陜南地區成功落地應用,累計服務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服企業等近百家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助力服務小農戶占比超80%,通過智能終端累計監管服務面積約5萬畝次,覆蓋農業生產、農機調度多個方面。
優化資源配置:平臺幫助政府部門精準掌握農業社會化服務資源分布,實現資源高效配置與調度。
降低管理成本:平臺助力地方政府構建起“主體備案-過程監管-效果評估”的閉環管理體系,精準提升監管效能的同時有效降低管理成本與資源。
提升服務效率:通過平臺智能化管理,服務主體的工作效率顯著提高,農戶滿意度超95%。
促進農民增收:通過精準服務對接,服務主體整合土地資源,形成規模化作業,可降低單戶種植成本20%-30%,同時通過標準化生產大幅提升農產品質量和產量。
推動行業規范:平臺通過信用評價和監管機制,推動區域農業社會化服務規范化、標準化升級。
結語:攜手共建數字鄉村未來
農業社會化服務監管平臺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載體。未來,中策資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將繼續以國家政策制度與社會實踐需求為指引,深化技術創新,拓展服務范圍,推動更多縣域農業服務主體接入平臺,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
附件:
【政策全文】《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