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1:5萬地形數據庫更新
1:5萬地形圖是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建國以來,國家和軍隊測繪部門用攝影測量手段相繼測制了約19,000幅1:5萬地形圖,覆蓋我國陸地面積的80%左右。2005年完成了全國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的初始建庫,初步地滿足了廣大用戶對高精度基礎地理信息服務的需要。
為了進一步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需求,國家測繪局2006年啟動了全國1:5萬基礎地理信息更新工程。其是針對現有1:5萬矢量數據現勢性不強、要素完整性不夠、高分辨率正射影像覆蓋面積較小等不足,利用較新的高分辨率航空和衛星影像以及新生產的1:1萬矢量數據,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完成19000余幅1:5萬矢量數據的更新,同時生產出相應的正射影像數據、DEM和數字制圖產品。更新后地形數據和正射影像數據的整體現勢性達到2005年,該工程主要采用基于影像綜合判調更新和基于現勢性較好的1:1萬數據的縮編更新兩種方法,極大地減少了外業工作量,縮短了成圖周期,提高了測圖的效率。該工程的實施,將大幅度地提高其現勢性和改善內容完整性,促進我國國家級多尺度、多時態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將有助于測繪部門向廣大用戶提供現勢性更強、內容更豐富、產品多元、形式多樣的基礎地理信息服務,有力地提升基礎測繪成果為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服務保障能力與水平。
二、國家西部測圖工程
受惡劣自然環境和當時技術水平的制約,我國西部約2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一直沒有測制過1:5萬比例尺地形圖。隨著測繪技術的發展與成熟,特別是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的迅猛發展,國家測繪局啟動了國家西部測圖工程。
西部測圖工程因作業區域地形、氣候條件復雜,環境艱苦,只有依靠科技創新,采用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裝備,才能解決常規測繪技術無法解決的難題。西部測圖工程主要采用了航天遙感、航空攝影、航空航天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導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統等最新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如數據快速獲取技術、高分辨率立體測圖衛星應用技術、稀少控制點遙感影像地形測量技術、全天時全天候雷達影像地形測量技術等,形成了西部測圖困難地區高精度地形測量的技術體系,為西部測圖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西部測圖工程的實施,對于滿足西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以及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并將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橫斷山脈河流水利資源開發、西北干旱地區水利資源規劃、塔里木-額爾齊斯河流域開發和節水農業工程、西部國道主干線和跨省干線及鄉鎮無公路縣的通達工程、抗電子干擾工程及西部邊疆口岸建設等重點工程的開展提供可靠的測繪保障。
三、較大比例尺地形圖測制與更新
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我國各地普遍采用攝影測量手段測制1:1萬地形圖。據不完全統計,到2007年底,全國共測制了1:1萬地形圖16.8萬幅,覆蓋我國陸地面積的40%左右。目前,1:1萬基礎地理數據庫已成為省級空間數據基礎設施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各省(市、自治區)測繪部門正致力于綜合利用最新航空、航天遙感資料以及有關部門的專業資料,對1:1萬地形數據及數據庫進行不斷更新。
此外,全國許多城市一直采用攝影測量與遙感手段測制1: 2000或、1: 1000地形圖以及相應的正射影像數據,構建城市三維模型等。
(西安中策資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網址://szgysjsm.cn)
上一篇:遙感圖像的處理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下一篇:ArcSDE地理數據庫